English

苏州:跨世纪的创新工程

1998-05-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庆 我有话说

编者按

今天,我们欣喜地向读者推荐《苏州:跨世

纪的创新工程》一文。苏州市近年来的成就令人

兴奋,苏州市的经验发人深思。

苏州市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是开拓进取,

是勇于创新。江泽民总书记近来多次指出:“科

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

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苏州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实

践,锐意创新。苏州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样一个

道理:创新精神确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改革开放20年来一直走在前列的苏州市,近五年来在反思,在总结。苏州人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苏州,这颗历经风霜雨雪依然光彩熠熠的明珠,正在深厚的文化经济科技的底蕴上营造一种新的机遇,开始跨世纪的创新工程。

五年求证的结果:

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前提,创新是战略转移的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苏州市从小康向现代化迈进步伐最快的五年。他们集中力量狠抓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与1992年相比,去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33亿元,增长2.1倍,年均递增25.8%;财政收入76.5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26.4%;农民人均纯收入4924元,增长2.1倍,年均递增25.2%,城镇职工平均工资8443元,增长1.5倍,年均递增20%。五年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252.2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58.5亿美元,顺差64.8亿美元;五年实际利用外资107.2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1%。

五年来,由于突出制度、机制和技术的创新,苏州市国民经济运行进入了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产运作效益为目标的新体制、新机制。结构效益、机制效益、科技进步效益正在显现并不断提高,近三年与前三年相比,投入产出比提高72%,万元产值能耗下降40%,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9倍。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整体素质,是苏州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杨晓堂告诉记者:“改革开放的前十几年,苏州城乡经济发展成就是巨大的,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苏州为了实现快速增长,兴办了1.32万个工厂(包括乡镇企业),职工队伍扩大到160万人(不包括50万外来工),每年大约消耗100亿千瓦小时电、1000万吨煤,几十万吨有色金属。为了办这些工厂,占用土地60万亩,还带来一些环境、水质污染等问题。这种扩大外延再生产,以量的扩张为主的道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行的,但今后决不能也再没条件那样干了。我们必须将经济发展从量态扩张向质态提高转移,把技术创新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动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大战略的实践:

创新是结构调整的支点,创新是科教兴市的起点

在本世纪末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苏州市的宏伟目标,为此,该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开发“四个着力点”:向科技进步,向结构调整,向规模经济,向管理水平要效益。这样,既为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为人民生活的高质量提供了保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做好发展定向运行载体和环境保障的准备。

“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经济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绝不是权宜之计。”记者多次在各种场合听到市委书记杨晓堂这样告诫苏州市的干部。经过“八五”以来的以“新兴工程”为主题的调整计划的不断深入,全市一、二、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整个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格局,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工业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苏州农业基础比较好,近年来通过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农业的产业化、机械化、集约化步伐逐年加快。全市粮食总产每年保持在50亿斤以上,去年达到56亿斤,粮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45%,农产品商品率为73%,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1%。五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复垦复耕土地12万亩,初步实现了土地占用与复垦复耕、人口增长与粮食增产两个动态平衡。

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优化生产力布局。历史上以传统轻纺工业为主的苏州,如今建立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新型家电、生物医药等新兴支柱产业,其产出比90年代初不到10%,1997年已提高到50%,1997年利税已占到总额的70%。五年全市累计投入新产品开发资金61亿元,实现利税129亿元。全市有112项新产品开发成果列入国家级重点试产计划,有36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3名。计算机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彩色显示器、水晶振子等一批电子元器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1997年全市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已达到15.5%。

为了呼应浦东开发开放,苏州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兴办了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5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集中了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60%,43%的出口创汇,成为全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五年来,共投入300多亿元改善基础设施,使水、电、气、路、通讯等多年来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基本消除,不仅满足了当前的需求,而且为今后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近五年,苏州以金融、邮电、市场建设、运输仓储、房地产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产在GDP中的比重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1997年已达到36%。尤其是兴办了一批生产要素市场,通过市场发现价格、形成价格,对资源配置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五项改革的明证:

创新是资源配置的切入点,创新是整体推进的原动力

“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有了好的机制,便能很快形成庞大的物质力量。没有好的机制,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会很快垮下去。”在苏州,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为各级干部的共识。近五年来,苏州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新体制、新机制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注入生机和活力。

市长陈德铭告诉记者:制度创新为苏州发展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如今所有的社会资源开始通过市场来配置,进行优化组合,而不再通过政府的干预,体制效益和机制效益日渐显现。一是构建了国有资产营运的新框架。市区建立了22个国有资产经营控股公司经营90%的国有资产,明确了投资、开发、经营、监管的主体,实现了政企分开。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优化、盘活资产24.7亿元,占资产总量的17%。1997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1.5%,资产负债率下降2.7%。二是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住房等各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全市城镇企业全面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市区参保率达到96%;全市失业保险金筹集率达到90%以上。三是下岗职工再就业机制初步形成:调集资金,帮助困难企业维持正常生产,去年筹集贴息资金9600多万元,帮困扭亏基金9000多万元,使60家工厂维持了生产;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对下岗职工进行托管、培训、分流,去年全市共分流安置了2.3万人,相当于当年下岗职工的总人数;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困难职工,保证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再就业机制的形成为全市改革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四是形成金融机构商业化运行机制。苏州各专业银行在全国率先进行商业化试点,几大专业银行成为总行直管的一级分行,进行存贷款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今年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0亿元,比年初增加34亿元;贷款余额636亿元,存贷比为1∶0.65。银行商业化运行为经济发展投融资提供了宽松的条件。五是乡镇企业改制转制步伐加快。全市乡镇企业改制转制面已达90%以上。在改制转制过程中,苏州把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高集体资产利税率、增强集体资产控制能力作为判断乡镇企业改制转制成功的根本标准。去年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389亿元,比上年增长9%;利润50亿元,增长11%;税收38亿元,增长12%;亏损总额下降10%。

三条途径的硕果: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生命,创新是产品升级的关键

“要始终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动力和不竭的活力,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到经济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杨晓堂说,苏州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途径有三条:第一是引进、利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到今年三月底,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其中工业利用外资占84%。全市引进当代国际水平的先进工艺装备累计约80亿美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总量的50%左右,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提高加工配套能力,形成新的产业群和一批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第二是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培育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建在苏州新区的科技创业中心,为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目前,该创业中心拥有3.6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设立了5000万元的科技风险基金,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政策和服务体系,聚集了2000多名科研人员,其中教授、博士和留学归国人员占20%左右。累计进驻企业已达130余家,孵化成功的毕业企业26家,开发项目30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孵化企业成活率均达到了95%,1997年创造效益7.5亿多元。其中有30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60多项成果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占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以上。1996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国际企业孵化器。如今,全市已拥有164家高新技术企业,20个产学研联合体,10个企业技术中心。第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全市丝绸、家电、机械、食品、造纸、玻璃建材等传统产业和产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装备、改变原料工艺路线,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强了竞争能力,开拓了新的市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原来不景气的家电、机械、造纸、化工、纺机等行业都走出了困境,焕发了生机。

在苏州,创新带来的效益如今已明显地释放出来,架构成支撑苏州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力。杨晓堂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如今的成就是改革开放20年成果积累的集中体现,是邓小平理论在苏州的成功实践。如今的苏州已经在生产力布局、新经济生长点、机制体制政策、发展空间、环境资源、人才储备吸纳等各方面为迎接新世纪做准备,力争在更高层次上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

(照片为王漪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